禹唐专栏 | 黎明京: 从F1的大举改革到FE的强势冲击,中国赛车不该只当个看客
专栏作者介绍:黎明京,《汽车之友-冲程》副主编,中国赛车问题专家,最早进入《Who Works in F1》的中国记者,是中国体育界最早关注并报道F1的资深记者之一。
01071722018-02-22 16:21     来源:禹唐体育 文/黎明京


专栏作者介绍:黎明京,《汽车之友-冲程》副主编,中国赛车问题专家,最早进入《Who Works in F1》的中国记者,是中国体育界最早关注并报道F1的资深记者之一。曾担任过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乐视体育的赛车解说嘉宾。


禹唐体育注:

“就我观察所见,自由媒体接管F1以来所做的那些事情还没有一项是合乎道理的,他们把每一件事情都搞砸了,现在的F1比赛充满了乌烟瘴气,过去的黄金岁月在美国人的管理之下可再也回不去了。”


这是F1前掌门人伯尼针对美国自由媒体集团接手F1后所推出一系列新规则所表达的不满。近年来,身处发展瓶颈期的F1推翻了一项又一项的传统,意欲同伯尼时代彻底划清界限。而媒体与车迷们对于F1改革措施的关注,也丝毫不亚于比赛本身。


取消举牌女郎,推翻前推广人的传统思维


今年2月,F1宣布自2018年赛季开始正式取消F1举牌女郎,并由赛车男孩(grid kids)代替。F1的推广公司——美国自由媒体公司表示,在现实环境下,举牌女郎的出现并没有体现出这项运动的品牌价值。


这一决定在全球赛车界和体育界引发轩然大波,前F1推广人伯尼、前F1世界冠军以及梅赛德斯-奔驰车队顾问劳达等人对此都表达了明确的反对意见。



在F1官方调查中,反对取缔举牌女郎的受访者占到60%。其中就连一些当事人,即模特们自己都认为举牌女郎是一个非常体面的工作,丝毫没有对女性的歧视,她们感觉能从事这项工作是一项荣誉。


与之相反,世界女权组织则十分支持F1做出这样的改变,她们甚至还呼吁自行车、拳击和自由搏击等体育项目都向F1学习。如果其他体育组织也效仿F1,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了。


根据有记载的记录显示,F1举牌女郎首次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如今已经成为F1大奖赛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认为举牌女郎有什么“不合适”。



我个人认为,自由媒体此举是要故意推翻前推广人传统的思维,显示F1从此要进入一个新时代。至于自由媒体的做法能否达到目的,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车队减负为核心的F1改革


改革始终是F1近年来的发展主题。事实上,自上一任国际汽联主席莫斯利时期开始,F1就开启了自己不断改革的历程,然而由于既得利益者的从中作梗,F1的推广人不得不在不破坏大局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平衡。


当年莫斯利对F1对改革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赛车要更环保,二是车队减负,让厂商能不断地参与。


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后,莫斯利敏锐地感到F1赛车不能因成为能耗大户而在下一次能源危机中被赶出体坛。于是,他推动F1从V10(法拉利一度推出过V12)发动机减负到如今的V6 1.6T发动机,并让F1的速度没有下降多少。



另一方面,虽然国际汽联成功地让奔驰和本田重返F1,但车队过于昂贵的运营成本还是让丰田与宝马告别了F1赛场。不仅如此,每次F1规则的改变,都令厂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而莫斯利时代推出的预算门,却遭到了大牌车队的反对。


到了让-托德当主席的时代,他坚决奉行F1的减负政策,同时将混动技术引入F1。因此在环保方面,F1赛车成为了世界上热效应最好的汽车,但高造价的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自由媒体集团接手后,继续在车队减负上进行着努力,他们将一辆赛车从全年可用四台发动机改为一台发动机必须完成7站大奖赛,否则将受到发车位处罚,热回收系统从两个减少为一个。这种举措虽然短时间内会让车队进一步增加研发费用,但如果能持久运行,长期来看还是有利于达到减负效果的。



事实上,考量F1的改革是否成功只有一个指标:F1参赛的峰值车队是12支24辆赛车。2015年达到过峰值,但很快又回落到10车队20赛车。那么各位认为F1的改革是否成功呢?


值得一提的是,欧美厂商与中国的部分厂商都已经宣布了2040年限油计划,未来真是纯电动都时代吗?或许这才是决定F1前途的关键。


电动赛车引领潮流,但永远不能取代F1


目前,世界上只有一项电动赛事——F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不过今年,国际汽联会批准电动跑车锦标赛的举办。据悉,WRX(世界跨界拉力锦标赛)也将在2020年将超级组赛车改为纯电赛车。


与此同时,中国汽联也批准了中国电动房车锦标赛和中国电动赛车挑战赛两个IP。可以预见,未来世界和中国的电动赛事会越来越多。FE推广人日前还曾预言,到2040年,电动方程式将取代F1。


但我个人认为,电动方程式未来肯定会更加风光,但就好比在新媒体时代,平面媒体也不会消亡那样,燃油赛车会受到冲击,但不会消亡。



从竞争程度来说,电动方程式赛事仍然不及F1。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FE仅在街道赛道上举行,速度慢。第二,FE因电池充电问题,一辆赛车不能跑完整场比赛。第三,电动赛车过于安静,缺少激情。


整体来看,如果电动车是汽车工业的未来,那么以FE为代表的电动车赛事也会有更大发展空间,但就比赛而言,FE永远替代不了F1。


F1与中国仍无太多关联


F1是2004年进入中国的,但是除了一年一度的上海大奖赛,F1与中国目前仍没有太多关联。


先说中国大奖赛对上海的影响。有人说,中国承办F1大奖赛亏了很多钱,但上海赛道附近的地产升值和旅游业激增,应该是堤外损失堤内补的回报。上海靠承办F1打造的城市名片也是其他体育项目和大型国际活动,如世博会,不可比拟的。



当年上海承办F1大奖赛,有领导就宣称此举将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真是外行话,因为F1与中国的汽车工业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也更谈不到促进。


F1在中国的推广仅限观众门票一项。在中国石化最初冠名七年后,赛事连冠名商都找不到了。CCTV也有三年没有直播F1大奖赛了。中国人一直盼望在F1上出现更多中国元素,比如中国企业冠名车队,中国组建车队,出现中国F1车手……而这一切都还在努力中。


不难发现,如果中国没有更加深入涉及F1运动,那就只能充当一名看客。


中国赛车呈现积极因素,但短期内很难实现重大突破


说到中国赛车,中国的赛车运动是改革开放初期才开始的,与国外上百年的历史相比相差甚远。受国家有关政策制约,特别是车辆进口政策制约,赛车运动在中国一直没有得到全面发展。


虽说国际汽联的五大赛事已经有三个进入中国,但中国的赛车运动依然处于自娱自乐阶段,既无法深入国际赛车界,也没有赛车技术方面的话语权。



但从近两年开始,各地打着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旗号,兴建了不少为其他项目配套的标准赛车场,第一次让场地赛车项目多于拉力赛车。标准赛道的出现很快会改变中国场地赛车的格局,让赛事IP拥有者有更大的话语权,地方俱乐部级赛事将会风起云涌。而拉力赛车因赛段不好找,地方政府因维稳原因不愿意承接等原因越来越受限制。


国内发展最快的当属越野拉力赛车,在2017年就举办过大小越野拉力赛十场左右。但随着资金市场的明晰,赛事冠名商也会锐减,越野拉力赛应该回归理智的层面,一年办两三个长距离越野赛是合理的。


同时,中国汽车厂商和赞助商对进入赛车领域也越来越理智,项目选择越来越规范,参赛也越来越谨慎,这也导致一些赛事组织者感到厂商不积极,赞助不好拉。


最后,面对波涛汹涌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赛车却没有积极响应。中国汽车工业鼓吹的“弯道超车”并没有在中国赛车上体现,中国在新能源技术上也没有太大掌控力,短时间内我们或许很难看到中国赛车取得重大突破。



从管理者到从业者,我们能为中国赛车做些什么?


中国的赛车运动要想取得长远发展,目前来看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众所周知,赛车运动不在奥运争光计划中,无法求得国家的政策倾斜。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赛车运动的管理者就更应在各个方面体现自己的价值。中国赛车运动的领导部门是体育总局下面的汽车摩托车运动中心。两年前,这个中心就传出要与总局脱钩,但至今没有说法。如果变更之后成为社团法人,就要发挥好“非盈利”的社会组织功能。


我认为中国赛车管理者应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参赛车队和厂商的门槛,为赛事创造宽松的环境,力争从国家层面上为赛车市场争取更多利益,加强中国企业与赛车运动的联系。


此外,随着国内标准赛道的建设进入高峰期,今年又有三个标准赛道落成,全国标准赛道的总数将达到23条。由此,赛道方正逐渐从选择赛事转变为了争取赛事,这将彻底变更中国的赛车市场格局。



中国在传统燃油赛车技术上没有贡献,但能否在新能源,特别是纯电技术上有突破?这关系到中国下半个世纪怎样与国际接轨,否则,中国赛车就只能继续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中国的一些企业仍在尝试收购F1车队。对中国人来说,钱已经不是问题,但收来的F1车队与中国汽车工业真的有关系吗?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