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全国县域第一是怎么做到的?——福建晋江体育产业发展调查
着力推进品牌建设推动制造业发展,以赛事为引领发展体育服务业,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是高位带动晋江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016442024-05-17 10:00     来源:新华财经 记者/肖艳、杜康、苏醒

晋江.jpg


福建省晋江市,是一个面积只有649平方公里的县级市,2007年成为第三个获批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经过十多年的耕耘和培育,晋江市体育产业产值已突破2500亿元,培育出安踏、特步、361°等全国甚至世界知名体育品牌,体育产业相关企业数量突破16000家,从业人员达30多万人。


从全国县域层面来看,晋江市体育产业还实现了“八个第一”,即:第一个成功申办世界综合性运动会、第一个设立CBA俱乐部、第一个体育产业规模突破千亿、赞助体育赛事金额位居全国第一、国家运动队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体育产业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国家级体育用品品牌总数居全国第一、体育产业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记者近期在晋江市调研发现,着力推进品牌建设推动制造业发展,以赛事为引领发展体育服务业,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是高位带动晋江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坚持品牌建设推动体育制造业发展


如果你喜欢安踏的鞋服,那你喜欢的品牌刚好在晋江;如果你喜欢特步的鞋服,那你喜欢的品牌还是在晋江;如果你喜欢361°的鞋服,那你还是喜欢的晋江的品牌……在晋江,耳熟能详的大部分体育品牌都诞生于此。


“当时向国家报批体育产业基地,就是因为这个城市的产业有一个共同点——鞋服的制造业很多。”晋江市体育局党组书记陈茂和说,晋江在2007年就提出“体育城市”建设构想,连续多年将推进体育城市建设、创建全民健身模范市、推动产业发展和促进文体旅融合等写入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是继温江和深圳之后,第三个全国体育产业基地。


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晋江市委、市政府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


制度上,成立全省唯一的县级体育局,统筹推进全民健身、赛事举办、产业升级等互动发展。成立晋江市体育城市发展促进中心,推动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组建晋江国家体育城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市场化运作的一级开发主体和投融资平台。


政策上,陆续出台《晋江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晋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晋江市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政策,强化体育事业顶层设计。资金上,财政每年安排4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从做服装、做鞋开始,以个体、工厂的形式来做,后来开始融入体育元素,慢慢转入公司化运作,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围绕服装和鞋,晋江的体育制造业慢慢发展起来。”陈茂和介绍。


随着制造业发展壮大,晋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进行质量建设,再后来又提出企业要做品牌建设,在企业的不断尝试和政府的推动下,晋江在八十年就开始了体育品牌建设之路。发展至今,大多耳熟能详的体育品牌都来自晋江。


“现在不仅创品牌,还收购国外的一些品牌,目前在运作的大概有30来个,还有20多个品牌没有运作,加起来总共有50来个。这些品牌很多就是做专业领域的。比如安踏收购的威尔逊,就是专门做羽毛球、网球方面的,迪桑特就是做冬季项目的服饰、鞋和装备,每个品牌都有专业的方向,发展的项目也不一样。”


在陈茂和看来,体育制造业发展水平越高,产品专业化程度越高。晋江的体育制造业企业立足实际,走专业化方向,是晋江体育制造业发展的一大助力。“不随意跟风,不因赚钱而不守住自己的专业程度,晋江的企业都开始意识到,只有守住专业,才能带动企业发展。”


晋江体育制造业产业集群规模居全国县域第一,国际国内知名品牌50多个。


赛事为引领发展“体育+”


陈茂和介绍,体育产业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服务业包含赛事、培训、全面健身体育休闲业、场馆运营等,而其中,赛事是服务业的核心。而晋江也提出了“以赛兴城,以赛促产、以赛惠民”的指引。


“晋江市委、市政府投入了40多亿元,新建、改造、提升了30多个体育场馆,包括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足球训练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这些场馆配备都比较好,为赛事举办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陈茂和说。


在赛事举办方面,晋江连续4届获得国际大体联世界杯举办权,先后承办举办首届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亚洲大体联足球亚洲杯、世界沙滩排球、国际马拉松、全国电子竞技大赛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事。


仅去年,晋江承接和举办的省级以上综合赛事总共有36个,有些赛事周期比较长,“比如CBA,一打就是四五个月的时间,CBA已经是晋江很重要的一个城市标识。”陈茂和说,目前晋江有三个职业俱乐部,一个男篮、一个女篮,还有一个中乙足球,一个县有三个职业俱乐部,在全国也很少见,而职业化程度,是体育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除了专业赛事,晋江每年还有各类健身运动会、专项比赛等,目前年均承办赛事活动已超过2000场。“不同的赛事带来的影响不一样。”陈茂和说。


一方面,赛事可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赛事与体育品牌深度结合,举办赛事,可以让鞋服企业的产品出现在公众视野,赛事可以找到自己的赞助商,企业可以进行品牌推广。更重要的,通过运动员穿着产品,让运动员来体验装备的质量、专业程度和技术水平,通过提出具体需求、具体运动数据展现,企业进行专业研发,提升产品的专业化程度。特别有益于一些走专业化赛道的专精特新企业。


其次,赛事催生服务业新业态。晋江国际体育城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紫华介绍,举办赛事必然会带动赛事组织、场地运营、裁判解说、啦啦队等产业链发展,作为部分赛事的运营执行主体,公司在参与赛事中锻炼出了自己的赛事运营团队、参观运营团队还有青少年体育培训团队。市场化、产业化的运营,也培育出了更多的市场主体,如金钻、羿鼎等。


金钻体育负责人施金钻介绍,公司业务涵盖裁判、解说、记录台、场地运营等,“即使是个性化需求,比如要举行篮球比赛,有多少预算,设置哪些奖项,赛程怎么安排,甚至是需要请什么样的外援,我们基本都能满足。”


“他们还是重要的力量补充,在承办一些赛事时,我们还会向他们采购服务,更多的市场主体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参与到行业发展里来。”陈紫华说。


另外,赛事还可以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很多赛事可以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等业态。“体育赛事可以让更多人来到晋江,认识晋江,认识晋江体育品牌,来推动产品的认可度。”陈茂和说。


据数据统计,2023年“村BA”省赛在晋办赛期间共吸引外地观众和游客超过17万人次;2023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总决赛期间直接带来6000多名青少年及其家长的赛事游客;首届篮博会整体社交媒体曝光量超15亿。


更重要的是,赛事让体育产业发展从龙头企业带动地域品牌逐渐转变为了地域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做体育产业很难,难在地域品牌上,以前还没发展起来之前,企业说自己是晋江的企业可能得不到认可,现在让大家都知道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都在晋江了,把地域品牌效应凸显出来了。”


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


不仅追求体育制造业发展、体育赛事承办的专业化、高水平化,晋江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把全民健身作为重点打造内容,将体育融入市民生活,让全民共享晋江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成为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晋江市连续15年以上将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现市、镇、村、小区(网格)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全覆盖,打通中心城区“10分钟体育生活圈”。截至2023年底,晋江体育场地面积673.7963万平方米,各类体育场地516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24平方米。


“能承办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成为中超中立赛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晋江的天然足球场多,但晋江的足球场并不是连片的,而是分散在各地,大部分是在校园里,有专业赛事的时候用来举行专业比赛,平时适当给学生、市民使用,提高利用率。”陈紫华介绍,这只是晋江体育发展成果共享的一个缩影。


以篮球为例,晋江是全国最早引进篮球项目的城市之一,晋江市财政年均投入500万元用于基层体育设施建设补助,篮球场是每年必建也最受镇村欢迎的项目。目前,全市399个村(社区)拥有1745个篮球场。


“我们的球场大部分是灯光球场,平时体育场地使用的高峰期是下班以后,灯光球场到了晚上也能继续使用。”陈紫华说。


“最高峰的一个晚上有29个场地同时进行比赛,裁判加其他工作人员有200多个分散到各个场地。”施金钻说,在晋江,村村有篮球队,天天有篮球赛,就全民健身这一块的比赛,只要想看,每天都有赛事进行。


2023年全市篮球赛事活动超5000场(次),晋江市基层村级男子篮球联赛连续举办16届,入选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


在不断承办各类比赛中,施金钻已经感受到体育给城市带来的变化,“推高了城市体育运动的氛围,市民可以在家门口看各类比赛,还可以带动更多家人参与体育运动,一定程度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体育技能,而且对青少年来说,体育运动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的。”


除了完善了基础设施,积极组织赛事活动,晋江还进一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现目前,已引导登记注册体育社会组织138个,设立6个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培训513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成立“体育城市”志愿服务团,配套19个镇(街道)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协会单项体育项目服务队。依托全市5162个体育场地形成日常健身站点,每天在站点活动人数超3万人次。


随着全面健身的推进,体育消费也成为晋江市民消费的一大亮点。数据统计,2022年以来,晋江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第二体育中心等三大场馆客流量超200万人次,2022年晋江市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已达2380元/年。


本文转载自新华财经,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8个全国县域第一是怎么做到的?——福建晋江体育产业发展调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相关文章